9月6~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在四川成都召開。來自美國、挪威、澳大利亞等近1000名專家學者參會。我校珠江學者、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術帶頭人譚北平教授率營養與飼料研究團隊部分教師和研究生參加。
譚北平擔任本次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并作題為“海水魚養殖與飼料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的特邀報告。他總結了我國海水魚養殖與飼料產業取得的成就、深刻剖析了影響產業永續發展的瓶頸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報告瞄準國際前沿、緊扣產業重大需求,內容豐富、觀點新穎、數據翔實,引起與會代表的強烈反響和高度關注。
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屬全球華人的國際性系列會議。目前,該會已成為水產飼料行業在中國本土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綜合性國際性盛會。
本次大會共安排了15個大會特邀報告,89個口頭報告和266個墻報,創下了歷屆世華會的紀錄。來自海內外的近千名代表,圍繞“營養、健康、安全和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就水產動物營養學研究和飼料開發進行深入討論,共同研討水產飼料工業的發展。
我校在本次大會上共提交論文10篇,其中,楊奇慧副教授和劉泓宇博士分別在分會場作了題為“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絲蘭提取物對凡納濱對蝦生長、非特異性免疫指標及水質參數的影響”以及“水體和飼料中同時添加K+對低鹽環境下凡納濱對蝦生長、滲透調節及免疫力的影響”的口頭報告,研究生孫武衛的論文“凡納濱對蝦谷氨酰胺合成酶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被評為大會優秀墻報。我校無論是口頭報告還是墻報,在數量與質量上都可與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媲美,遠遠領先于其他沒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與會期間,作為特邀嘉賓,譚北平還出席了“水產氨基酸營養高峰論壇”,并在會上積極介紹我校在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科取得的最新成果。與海內外同行充分的交流,為進一步擴大我校影響力,加強與其它科研究機構、大型企業開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一步提升了我校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科在學術界的地位。
(網絡新聞主管:孫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