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黨委中心組在主校區二樓會議室召開學習會議,結合海大精神討論學習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蘇一凡書記主持學習會議,關志強副校長和吳灶和副校長作了中心發言。
蘇一凡書記在主持學習會議時強調,發展先進文化是我們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在要求。具體到我校實際,學習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倡導和推動海大精神討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學校的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他說,我校在7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開展海大精神大討論具有重大意義,中山大學等老校以校慶活動為契機突出校園文化建設主題、凝聚大學精神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吳灶和副校長首先在會上發言。他重申了學校黨委關于開展海大精神討論的通知精神,緊密結合所分管科研工作,闡述了自己對海大精神的理解,強調了當前營造濃厚科研氛圍的緊迫性,并就如何把精神討論落到實處提出了具體要求。他說,海大精神應體現在良好的教學秩序、濃厚的科研氛圍和活潑的校園文化之中。為此必須進一步明確目標,健全相關制度,完善科研條件。
關志強副校長在作中心發言時以學校70周年校慶活動為切入點,強調了學校當前開展海大精神大討論的重要性,從哲學、歷史和文化三個層面全面分析了海大精神的內涵。他說,大學精神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廣闊的概念,從我校實際出發,應從哲學層面突出科學精神,從歷史層面突出創新精神,從文化層面突出人文精神。關副校長的關于海大精神的發言體現了哲學、歷史和文化的統一,而且體現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和諧精神色彩明顯。
本次作中心發言的兩位學校領導均畢業于海大的前身水產學院,他們的發言不乏現身說法的感染力,產生了良好反響。胡日章校長也在會上作了發言,他重申了前不久接受校報記者采訪的內容,強調了海大精神的創業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特征。在會上作發言的還有劉東超、陳澤球等同志。
蘇一凡書記對大家的發言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他們的發言既概括又系統,既突出歷史又聯系實際,使我們感到大學精神既博大精深,又具體可感。正因為如此,大學精神作為先進文化可以凝聚人心,促進發展。蘇書記要求基層黨委書記回去組織好二級中心組的學習,并廣泛發動師生員工參加到這場討論中來。還希望大家圍繞海大精神討論能夠動筆作文,爭取校慶前后能推出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