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學校在霞山圖書館報告廳召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暨表彰會議,學校黨委書記蘇一凡、副書記容景春、副校長關志強、副校長吳灶和出席會議,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全體成員、有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書記容景春主持。
學校關工委主任李啟樞首先簡要匯報了關工委在 2003年度的工作情況,布置了2004年的主要工作,表示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動員與組織更多老同志,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老同志的四大優勢,切實把關心下一代工作扎根在基層和學生的心坎里,努力把“關工委”的工作推上新的臺階。
容景春副書記宣讀了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廳關工委《關于表彰廣東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和優秀工作者的決定》通知,蘇一凡書記為我校獲得省表彰的集體和個人分別頒獎:獲得此次表彰的集體有我校關工委、農學院關工委,獲得省表彰的個人有李啟樞、呂育樸、李潤棟、溫洲、陳創等離退休老同志。
會上,一些老同志還就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殺害同學的案件,提出了應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等問題。
會議最后,蘇一凡書記做總結發言,他充分肯定了校關工委關心愛護學生,配合學校思想德育教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代表全校師生對在關工委工作的老同志們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忘我的工作精神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他說:關工委的工作定位是恰當的,發揮離退休老同志們的優勢,拾遺補缺,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必要的,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關工委開拓創新的工作經驗值得總結發揚。蘇書記結合當代大學生所處社會背景、家庭背景,針對大學生的思想實際,要求關工委的老同志們發揮自身閱歷豐富的優勢,堅持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此,他提出了三項要求,強調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開展工作,學生需要什么,就給予什么;要把教育對象當作主體而不是被動的客體來對待;要以學生收獲的大小來衡量關工委工作成效的大小。